最后,企业大学计划还有利于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电子类专业强调不断的技术革新与发展。然而传统的“教”与“学”的二元对立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性及创新性,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校企合作的模式,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对技术的想象能力,通过将企业的技术问题向学生学习问题的转化,以企业实习,项目竞赛等不同形式,培养了学生对技术的创新意识,实现了教育与行业的人才对接。
谢凯年
对于大学教育而言,FPGA技术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FPGA是必须掌握的技术,具有必然性,工科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学数字系统,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FPGA学习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其次,FPGA特别适合课程集成,可以把很多课程集成到FPGA平台上,从软件、硬件到数字信号处理等等,各种课程都可以在可编程平台上完成;另外,可以实现源头创新,使学习者不必拘泥于CPU、体系结构等。
以上3个特点使得FPGA大学计划呈现两种表现方式。第一,赛灵思的大学计划针对核心高校的院系和实验室,我们跟很多学校的电工电子中心进行合作,电工电子中心担负着培养电子类人才的基础培养工作,FPGA企业与高校电工电子中心的密切合作就可以体现FPGA在教学中的“必然性”和“课程集成性”。第二是广泛性,大学的所有院系,只要跟电子有关联,不仅是计算机、微电子,甚至包括机械、医疗、生物,都会应用FPGA。FPGA应用的广泛性自然也意味着FPGA企业将在高校投入更多的资源,这也是赛灵思服务于整个产业的特点,因为我们肩负着未来5到10年技术的采纳和教育工作,我们加大投入,将为未来5到10年我们在FPGA领域的市场拓展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奠定人才和知识的基础。
校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 优化高校课程设置
● 鼓励学生科研实践
徐平波
我们了解到,学校的很多课程内容相对比较落伍,为此,我们决定给教师们提供适当的帮助。我们把国外高校的先进课程介绍到中国来,给教师一些借鉴。同时,我们也把国外先进的书籍推荐并引入中国。最近,通过我们与中国教师的共同努力,《数字逻辑与Verilog设计(第二版)》的中文版和英文版甚至做到了同期出版。与此同时,我们也鼓励中国教师写书。现在,我很高兴地看到,在中国的书店中,每年都有超过10本的FPGA教学书籍出版。
为了使各个学校的老师能够及时地分享新的课程,Altera每年都举办大学教师会议。在教师会议上,Altera会购买一批新的教科书,赠送给来自各个学校的老师,并请老师介绍课程建设情况。通过这样的交流沟通,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进展很快。为了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变成项目,我们又每年独立举办“Altera杯”电子设计竞赛,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对FPGA技术知识的掌握以及对项目的管理能力都明显地比其他学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