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源码硬件如果想要形成可以持续发展的的商业模式,其关键点是是什么?
回顾开放源码软件的历史,不难找到线索:包管理是关键点。
当初RedHat就是因为开发了基于GNU/Linux的 Linux发行版。才使得当初RedHat几乎成了Linux的代名词。 Redhat公司通过把免费的开源代码打包, 让大家易于使用,提供了价值。 而Redhat的RPM包管理软件,成了Linux世界包管理的代名词。 请注意,Redhat的发布版本身不是免费的,按道理说, 需要购买得到。后来的企业版更使得了Redhat通过为企业服务,获取了巨大的商业利益。简单说来,Redhat的软件免费,但是发布版不免费。
Debian更进了一步,通过用脍炙人口的apt-get / dpkg,将包管理也开放出来,dpkg是Debian系列特有的软件包管理工具,它被誉为所有Linux软件包管理工具(比如RPM)最强大的工具。配合apt- get,在Debian上安装、升级、删除和管理软件变得异常容易。
Ubuntu出现后,基于Debian Sid,拥有Debian的所有优点,包括apt-get。然而,不仅如此而已,Ubuntu默认采用的GNOME 桌面系统也将Ubuntu的界面装饰的简易而不失华丽。
Debian的包管理中最方便的一个特征就是你只要在配置文件中配上包的安装源source的网址,就可以从此以网络为依托,随心所欲地安装和更新任何软件。
最近发生的与包管理有关的就是目前最hot的iphone的installer了。当你激动地看着hack软件将蓝色的installer图标装在iphone或者itouch上时, 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个类似于apt-get的东东,从此为您打开了随心所欲地安装免费软件的大门。 比如说,你可以安装Term-vt100终端,连接到自己的iphone中查看文件系统。 为了下载更多程序,你居然也学会了安装source地址!
对于开源硬件说,要想发展出相应的商业模式, 第一步自然是要开发可以处理硬件比特流的包管理系统,姑且叫它OHinstaller 吧, 取OpenHW installer 之意。
这样,OpenHW上开发的大大小小硬件模块,用户只要想安装(比如说MP3播放器硬件设计),只需要在自己的操作系统中键入OHinstall mp3 install 就可以下载该模块的硬件以及软件驱动程序,然后就可以用了。
要实现这个功能,有XILINX的部分可重构技术做支撑,技术上并不困难。
有了硬件的包管理,才能使 "可下载硬件" 成为商业上可操作的模型。 而当年Jamil Khatib所设想的Hardware Computing Resource Protocol ,也就是``hcrp://'',专门用来进行硬件资源下载,就可以变成现实。